【#閃光雜談】會不會過了一個武漢肺炎,閃光生物就變成日本美食部落客。
曾經聽人說過高円寺像是一個魔都,帶著懷舊風情的商店街裡,駝著背的老奶奶與龐克樂手交錯而過,不知背負多麼久遠歷史的老店舖,映襯著班駁的招牌下是絡繹不絕的老顧客。
不知怎地一個心血來潮,突然就跟朋友說想吃那間號稱高円寺最好吃的餃子。
坐落於純情商店街深處的「赤天」只有四個座位,褪色剝落的招牌看起來像是從開店到現在從未更換過,傍晚燠熱的空氣在狹小的店內流通,觸覺與嗅覺充滿小時候被大人帶去吃路邊攤的那種令人懷念的黏膩感。
老闆是個駝背的爺爺,以不算快但熟練的動作把一顆一顆親手包的餃子放在煎台上。牆上貼著一張紙,寫著餃子的材料皆為國產蔬菜與肉,一份六顆,但規定一人一次要點兩份。等待煎餃的同時,老闆很熱情的用盡他會的所有中文單字跟我們聊天。上一次朋友造訪時教他的調味料中文、好吃等等,沒想到他都還記得清清楚楚,還一直逼問我們有沒有看辜家長孫娶媳婦的新聞(因為那個媳婦好像是他朋友的女兒)。餃子的味道類似台灣早餐店煎餃,口味偏淡,台灣人可以一次吃掉 12 個沒問題。
吃到一半突然有個熟客進門,自備罐裝番茄汁與超商冰咖啡的冰塊,然後跟老闆遞上的札幌啤酒混著喝。老闆說,他是歷史老師喔,只要跟他講一個東京車站名,他就會告訴我們站名的由來。熱情的老闆不斷鼓勵我們發問,而歷史老師也問無不答,除了讓我們見證了什麼叫做高手在民間,也感受到日本人對台灣人友善的人情味。
走出餃子店發現時間還早,覺得有點想家,於是買了珍珠奶茶,還在超市買了台灣進口的香蕉。今年東京的夏天雨季太長、熱得發昏,準備進入秋天的心情始終於法迎頭趕上。